close

(Photo via chia ying Yang, CC License)

每年到了四月初,「清明時節雨紛紛」的時候,都會跟著家中長輩一起到祖先的墓園掃墓與祭拜,也多是在這個時候,才有機會跟許多較少見面的親戚聚在一起。這時候我都會問老爸關於祖先們來台灣開墾的歷史、或是後來家族如何開枝散葉等等的發展。

 

「清明」除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外,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。民間多在每年四月四日或五日清明節當日(亦有從農曆二月底到清明前後擇吉日進行掃墓者)進行最重要的活動:「掃墓」(閩南人稱為「陪墓」;客家人稱為「掛紙」),因為天氣已逐漸轉暖,空氣清明,萬物潔淨新生,掃墓的意義即在慎終追遠、飲水思源與感念祖先恩德。

 

掃墓的時間通常在早上5-7點間進行,最遲也應在下午3點之前完成,因為傍晚日落後,陰氣會逐漸增長,容易招惹陰靈或靈障纏身。

 

掃墓時,會先帶鋤頭、鐮刀整理祖先的墓園,將雜草清除、加以整理後,再準備墓紙貼於墳上(或以石頭壓住),接著準備牲禮、糕粿和水果等供品,上香、點燭祭拜祖先,然後燒刈金、大銀,燒完後在紙灰上倒酒(奠酒),最後燃放爆竹即告完成。

 

在收拾供品時,通常會將帶來祭拜的雞蛋剝殼,將蛋殼撒在墳上,取其「脫殼新生」之寓意,據說也可以帶來好運。

延伸閱讀:【節慶活動】清明節掃墓不可不知的時機與順序

 

【尚讚香業產品價目表】點以下各產品圖,即可看到價目表喔!

    

 

感謝尚讚顧客強力推薦!!!!

arrow
arrow

    尚讚香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